随着上市医院集团年报发布,2024年非公医疗发展整体概况浮出水面线上配资网址,承压前行成为行业关键词。
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,拥抱人工智能、深耕专科和特色技术、降本增效成为上市医院集团们的共同选择。
据“ 第一财经”报道,截至4月26日,A股医院板块已披露2024年业绩的12家公司中就有6家出现亏损,分别是ST中珠、国际医学、光正眼科、创新医疗、皓宸医疗、何氏眼科,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亏损6.2亿元、2.54亿元、1.75亿元、9395.4万元、3769.09万元、2739.82万元。
行业龙头爱尔眼科:
营业收入增速创新低
爱尔眼科发布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“成绩单”显示,2024年录得营收、归母净利润209.83亿元、35.56亿元,增幅分别为3.02%、5.87%;2025年一季度持续向好,营收、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.97%、16.71%。
爱尔眼科除了在去年实现了营收、净利的双增长,在门诊量和手术量上也持续攀高,全年实现门诊量1694.07万人次,同比增长12.14%;手术量129.47万例,同比增长9.38%。
不过由于三大核心业务承压,其营业收入增速创下上市16年以来新低,扣非净利出现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。
爱尔眼科称: 2 0 2 4年,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,消费需求出现明显不足,眼科行业增速呈现放缓态势,公司经营面临较大挑战。面对经营压力 , 聚焦核心业务发展,加快数字化赋能,加强学科内涵建设,提升医疗能力和质量水平,优化服务流程和标准,加大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,全方位推动公司向高质量发展迈进。
爱尔眼科在年报中对前景保持乐观,其认为在眼健康需求不断释放、新技术临床应用加快和高品质医疗服务需求增加的共同驱动下,未来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,随着经济回暖复苏,相关的眼科需求将逐步恢复并持续释放。“在居民支出谨慎之时,眼科将是最有韧性的行业之一;在居民信心增强之后,眼科将是最有弹性的行业之一”。
海吉亚医疗:净利润5.98亿元,
同比减少12.6%
港股海吉亚医疗发布2024财年年报显示线上配资网址,集团收入人民币44.46亿元,同比增加9.1%;净利润5.98亿元,同比减少12.6%;毛利13.29亿元,同比增加3.4%。
其中医院业务收入占比97.2%,达43.23亿元;门诊和住院服务分别增长20.8%和60.5%;肿瘤相关业务收入19.63亿元,占收入44.2%。
截至2024年12月31日,集团管理或经营16家以肿瘤业务为核心的医院,其中三级医院4家、二级医院12家,此外还有2家在建的三级规模医院,分布在中国8个省的13个城市 。
2020年至2023年,海吉亚医疗实现营收为14.02亿元、23.15亿元、31.96亿元、40.77亿元;实现净利润为1.70亿元、4.41亿元、4.77亿元、6.83亿元。
瑞银发布研报称,海吉亚医疗2024年业绩逊预期,收入同比增长9.1%至44.5亿元人民币,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52.2亿元人民币,当中下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0.9%,管理层归因于期内医保报销收紧,与行业趋势一致。公司预计2025年经营情况将有所改善,考虑到海吉亚拥有强劲现金创造能力、充足在手现金及良好并购记录,瑞银维持海吉亚医疗“买入”评级。
肿瘤新贵美中嘉和:
质子治疗元年业绩增长新动能
受经营战略调整、上市费用等因素的影响,2024年美中嘉和业绩调整见底。
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.88亿元,同比下降27.91%,归属母公司净亏损4.43亿元,亏损同比扩大18.80%。
2025年,受益于质子治疗这一最先进的放疗技术强劲驱动,美中嘉和有望迎来业绩反转。
美中嘉和拥有华南地区首台质子治疗设备,具备地域稀缺性。2024年12月16日,美中嘉和旗下广州泰和肿瘤医院质子中心患者临床诊治全面启动,这是我国华南地区首台投入临床应用的质子治疗系统,截至目前该质子中心咨询了解人数、门诊日接诊人数、日上机人数日益增多,单日患者治疗数量最高峰超过50例。
广州泰和肿瘤医院质子中心配置4间治疗室,年接诊能力达2000例,按每疗程约30万元计算,预计年收入超6亿元。同时,质子治疗中心的成本主要是前期设备采购及医院建设开支,建成后毛利率较高。
何氏眼科:
净利润同比降143.11%
何氏眼科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,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0.96亿元,同比下降7.56%;归母净利润为-2739.82万元,同比下降143.11%;扣非归母净利润为-2878.77万元,同比下降152.03%。
对于2024年业绩亏损,何氏眼科在年报中解释称,报告期内行业竞争加剧,同时受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影响,公司收入和毛利有所下降。同时公司在创新业务、数字化及研发项目方面投入较大,成本费用支出增加。
创新医疗:营收微增1.3%,
净利同比下降174.02%
创新 医疗 2024年年报显示,创新医疗增收不增利。 全年 公司营业总收入8.16亿元,同比上升1.3%,归母净利润-9395.4万元,同比下降174.02%。
创新医疗旗下拥有建华医院、康华医院、福恬医院和明珠医院四家医疗机构,尽管在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上有所提升,但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堪忧。
此外, 作为央企办医巨头,华润医疗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报告显示,全年实现综合总营收98.55亿元,同比减少2.5%(2023年:101.08亿元),主要受医院业务收入下滑拖累。
早前华润医疗近6年来呈现“增收不增利”。不过华润医疗归母净利润达5.66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119.6%,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和业务优化,通过集中采购、管理流程优化及数字化手段实现“降本增效”。
信息来源:医学界智库
信息采集:卫健君
声明: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,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。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。
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